文字訊息(994)-

加入國際組織 參加國際賽 – 蘇嘉祥

【如果說,民國37年組隊參加上海第七屆「全國運動會」是第一次見到「台灣隊」成型遠征,沒有錯。但嚴格說來,只是離開台灣島,到國內和各省、各地區僑隊參加全運會,不算出國參加「國際賽」】

後來,台北市各種民間球隊,也個別接受邀請,到日本、菲律賓、香港參加友誼賽,但是當時台灣海峽局勢緊張,未能順利參加國際網球組織,打的只是聯誼比賽,不是正式錦標賽。

雖然從1900年起即有台維斯杯網賽,1956年起,中華民國的「網球委員會」數度向國際網球總會ITF申請入會,希望參加台杯比賽隊,卻未獲准入會。

民國47年隨中華民國亞運代表團,到東京參加第三屆亞運,是台灣網球隊第一次參加正式的國際比賽。當時參賽不用透過ITF,直接由東京亞運組委會接受即可。亞運參賽,還得到三面牌,是這段時間,台灣參加的最大型國際網球賽事。

但是台北的網球領導人沒有放棄,這段時間不斷和盟邦美國連繫,美國國務院派出塞古拉〔Pancho SEGURA〕、阿許〔Arthur.Ashe〕、奧馬多〔OMADO〕等馳名的國際球星來台灣訪問,並現身球場指導球技。

五十年代的塞古拉,是一位很知名、有耐性、很風趣的教練,他是名將康諾斯的教練,他及黑人名將阿許現身說法,對台灣網球員的鼓勵很大,他們也發現台灣其實有很好的網球環境,透過他們回到美國的轉述,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有幫忙。

這段時間,台灣的網球環境已然成型,每年有固定的「孫連仲杯網賽」,後來各重全省級比賽愈來愈多,第二代球王「小林」林永源接高登科之後,維持了長約10年霸業。劉香谷、劉玉蘭、詹秀棉和旅日的張晴玲是女網四朵花。

1967〔民國56〕年,黨國元老吳鐵城之子吳幼林,依國際網總要求,成立民間的「中華網球委員會」,再提出入會申請。

民國59年7月8日ITF網總在年度會員大會,以172票對53票,通過我國入會案,我以R.O.C.T.A.名義加入網總,並且積備戰參加台維斯杯。〔在大陸時代,曾以CHINA〔中國〕名義,參加多次台杯比賽〕。

1972年,完全由台灣選手組成的中華網球隊出爐,男子隊在2月28日到越南西貢參加台維斯杯,隊員有唐福順、林吉元、李穗昌、林金銅。女子隊於3月20日到南非參加第10屆聯邦杯女網賽,隊員有張晴玲、詹秀棉、劉玉蘭等三人。

圖片瀏覽(2)-
在上海的「全國運動會」上,台灣選手和來自東南亞的華僑一起比賽,這是來參加的印尼華僑網將。台灣選手有參
「第二代球王」林永源球風強靭、放球奇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