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訊息(1526)-

青少年網賽 台灣媒體最愛 - 蘇嘉祥


【自1987年台北國際青少年網賽開出大紅盤後,接下來幾年台灣的網球新聞成為媒體的新寵之一,原先沒有什麼版面的網球,突然成為媒體寵兒,網球人口也大幅增加,許多體育用品店,把剛出櫃的網球新衣擺在最明顯的地方】

1988〔民國77〕年回到台北比賽時,女單已經有不一樣面貌,14歲的王思婷由於前一年在台北、在漢城「亞青杯」、在橘子杯14歲級都拿到冠軍,電腦積分夠、名氣也大,無異議排為第一種子,甚至配林詩敏的雙打也列第一種子。

這一年日本隊精銳盡出,後來在職業「滿貫級」的四大公開賽得過混雙冠軍的平木理化、伊達公子也殺到台北來,10年後伊達的WTA排名高達第四〔1997〕,是亞洲網史最佳女網球員。但是這1988年她以第六種子身分,在四強賽以57、36輸給王思婷,這是兩人交戰史王思婷僅贏的一場,後來在職業賽對上,王思婷失利多次。

思婷在決賽以63、61贏第五種子平木理化衛冕成功。平木理化和伊達公子女雙冠軍,王思婷和平木後來成為好友,多次搭配參加國際賽青少年雙打,也得過冠軍。林詩敏淘汰菲律賓第二種子打進四強,「賴家四姊妹」的老三素英、老四素娟當年還以泰國身分來台參加比賽,分列第三、六種子,晉級前八。

這一年男單也有一位華僑球員韋加雅〔Benny Wijaya、印尼〕來參賽,以第四種子打進前四,他就是後來入籍台灣的林秉超。連玉輝打敗泰國和香港選手也晉級到前八。

1989年網協理事長由太平洋章民強接任,青少年賽移桃園陽光山林舉行,王思婷第三度得到冠軍,雙打配林詩敏也得到冠軍,之後王思婷轉職網,不再打級數不高的青少年賽,但台灣女網選手勢不可擋,1990年比賽移北縣萬里翡翠灣網球場,劉玉仙單打冠軍,翁子婷/范姜逸敏雙打冠軍。

1991年由世界日報介紹,美國ABC華僑女球員李慧芝〔Janet Lee〕循張德培模式,返台參加青少年比賽,在一周的比賽裡展現高人一等的發球後上網技術,五場比賽都是直落二,獲單打冠軍,雙打配翁子婷也奪冠。

李慧芝的父親李純儀,也是在台灣受完大學教育後赴美留學,比賽期間,還住在台北市的李慧芝祖父、祖母天天到球場加油,拿到雙冠後,聯合報文化基金會依張德培、王思婷模式,贊助李慧芝兩年10萬美元,希望她在世界各地為華人爭光。

1991男組比賽蘇威宇打進前四,他和黃昱銘搭檔雙打得到亞軍,這是男雙第二次獲此佳績。這段時間還有一位較小的青少男陳威儒在16歲級的銳步杯得到全亞洲冠軍。

1992女單冠軍換人,林素平緊急接棒,守住冠軍頭銜仍在華人手中的紀錄。1993年起到1995年女單冠軍連續由翁子婷取得,她的雙打較好,從1990到95,六年內取得五次女雙冠軍,每一次都和不一樣的隊友搭配。

1997年網協理事楊斌彥接任,一年內辦了兩次國際青少年賽,台灣男選手終於揚眉吐氣了,鄭為仁連獲兩項單打冠軍。5月初在台北球場男單64籤,鄭為仁在前八強以後打敗一位日本、兩位澳洲選手得到冠軍。 陳宥安輸給日本的森上亞希子,得女單亞軍。

到了1997年9月間,在桃園鴻禧網球場再辦一次國際賽,不過這時外國選手較少,鄭為仁再封王、陳宥安也得到冠軍。他們也為後來王宇佐、盧彥勳、楊宗樺、謝政鵬,詹詠然、莊佳容、謝淑薇等,在後來國際青少年賽奠下厚實基礎。每次比賽媒體爭相報導,都受到相當大關注。

總體來講,我國青少年從1981年起,在網球協會努力及廠商贊助下,辦了30次的國際網賽,球員得到很好的歷練舞台,不必花很多旅費,就可在國內和世界各國好手交鋒,從中獲得寶貴經驗,也締造出很多光榮紀錄,國際青少年網賽雖貌不驚人,但貢獻良多。

圖片瀏覽(6)-
1988年王思婷在青少年網賽打敗日本伊達公子,衛冕成功。
1991年李慧芝由父親〔右一〕陪同來台比賽時,住在台北的祖父、祖母天天來加油。
1991年蘇威宇單打前四、雙打亞軍。
翁子婷專攻青少年網賽,得過台北站三次單打冠軍,五次雙打冠軍。
陳威儒在1994年在16歲級亞洲青少賽得到冠軍。
1993年江勁彥在青少年比賽表現不錯。